【恶习六】
夜间不开灯行驶
由于夜间的道路特别是没有路灯照明的路段,能见度低,在遇到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道路行驶条件极差,车辆行驶安全系数大大降低。
而有着目标小、速度快、不易察觉等特点。尤其是夜间,不开启车灯行驶,很难被发现,往往导致其他机动车与电动车相会或临近时避让不及,从而酿成大祸。
对于机动车的驾驶员来说,电动车不开车灯上路的行为也让其“深恶痛绝”。出租车司机老吴说,电动车本身车速快,在路口掉头拐弯一点征兆都没有,如果不开车灯的话,看都看不见,很容易就撞上去。
11日晚,记者来到小西门龟背立交桥进行夜访。在近40分钟的观察中,记者发现会开灯的电动车车主寥寥无几。记者注意到,晚上虽然有路灯,但视线并不是很好。在路上行驶的电动车如果不开灯,只有在近距离的时候才容易被发现。
记者采访发现,在很多市民看来,市中心城区晚上大部分路段都有路灯,光线还算不错,而且电动车车速本身就不快,所以“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其实,很多电动车驾驶人不知道,开车灯不仅仅是为了照亮,更有着方便别人看到你、了解你行车动向的作用。”交民警介绍说。
电动车夜间行驶不开灯,到底有多危险?
有研究显示,在交通中不开车灯行驶与开车灯行驶相比,事故发生的几率相差在7倍以上。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夜里你在开电动车时开着车灯,别的车辆可以在70米外就看到你。如果车灯不亮,别的车辆也许在7米之外都不一定看得到你,到那时再想采取措施避让就很困难了。
交警提醒,夜间行车,除了要遵守交通规则,最好打开相关的警示灯具,保障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