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农村道路的不断改善和农民收入的逐渐提高,符合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的一批产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预测,几年之内,中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将达到3亿辆左右,而电动三轮车的保有量也将以千万辆来计算。广阔的市场留给了电动三轮车行业非常可观的发展空间,目前电动三轮车三大板块的增长速度日益加快,而各地政府对电动三轮车这种涉及到百姓生产生活的产业的支持,也使得行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相信几年后的中国电动三轮车产业将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局面。
电动三轮车行业起步较晚,竞争相对并不激烈,然而与前几年相比,近几年由于行业发展增速,企业数量也随之急速增长。目前,全国共有电动三轮车品牌厂家200余家,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有:金彭、宇峰、百事利、平安人家、步步先、淮海、福田、速利达、丰收、帅克、合旺牛、大安、富尔沃、普田、常力等。
就销量上来说,目前年产量接近十万辆或超过十万辆的企业有三家左右,分别是宇锋、金彭与百事利,年产量在五万辆左右的企业约有十多家,包括平安人家、步步先、淮海、福田、速利达、丰收、帅克、合旺牛、大安、富尔沃、普天、常力等,另外,全国各区域分布着众多中小型电动三轮车企业,如美时达、万吉、绿能达、金源、阿拉奇、蒙格马、达尔福等。
由于行业仍处于生长期阶段,现有电动三轮车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而更多的企业跻身到这一行业中来,其中包括摩托车企业、电动车企业以及自行车企业等。另一方面市场的不成熟也导致了行业内目前仍未出现实力明显领先的企业与品牌,电动三轮车行业品牌格局并未形成,而目前的基本格局也只是一个暂时的,并不稳定的格局,在行业迅速发展的近一两年内,这一格局将有可能被多次改变。
目前来说,三大板块内的所有企业,包括其他区域的电动三轮车企业都处于扩大规模中。2005年至今,电动三轮车产业出现井喷状态,其发展形势犹如五年前的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的迅速增长给企业带来巨大机会,同时也成为品牌突围的最佳时机,预计在三年之内,将会陆续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到这一行业,电动三轮车行业的企业数量将成倍增长,而行业品牌格局在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行业洗牌的双重作用下将逐渐清晰,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
板块格局
近十年间,电动三轮车行业在各区域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而总体上来说,已形成了三大主力板块,江苏丰县板块、河南商丘板块,以及江苏常州板块,这三大板块奠定了目前中国电动三轮车行业的基本格局,占据了整个行业90%左右的市场份额。
江苏丰县是三大板块中实力最为雄厚的板块,占据了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代表企业有百事利、速利达、富尔沃、平安人家等。丰县拥有200多家企业从事电动三轮车的装配、零部件生产等,其中整车生产企业有80多家,配件生产企业120余家。
丰县电动三轮车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目前除西藏、澳门、香港、台湾外,国内其他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丰县产的电动三轮车,并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沙特、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丰县电动三轮车产业的崛起归结起来有两大原因,一是民营资本的介入,各企业自身发愤图强,另一方面则是当地政府对这一产业的政策支持。今后,丰县还将继续向前迈进,成为全国最大、实力最强的电动车研发、生产基地。据初步统计,丰县板块2010年预计产量将达到200万辆左右。
今年,丰县又上马了几个较成熟企业的大项目:投资1亿元、建成后可年产20万辆整车、30万套电机、车架、车厢的徐州吉尔电动车有限公司开工建设;投资1.2亿元的徐州速利达公司年产25万辆电动车、50万套电机及配件的三期扩建项目。
河南商丘是另一个重要的电动三轮车生产基地,年产30万辆电动三轮车,而且各企业正加紧扩大规模,代表企业有世纪泰美车业有限公司、中山电动车厂、白天鹅车业、清大快鸟车业等。据统计,目前,商丘市共有电动三轮车生产企业30多家,并已有4家企业年产量超过1万辆,其中中山电动车厂年产量达3万多辆,而世纪泰美车业有限公司则以年产7万辆的规模占据全国领先地位。
其次是常州板块,常州拥有规模电动三轮车企业近百家,其生产的电动三轮车产品占据整个行业产销量的15%左右,代表企业有宇锋、常力等。